2023年7月21日 星期五

「淺談語言發展」


 本篇介紹➊ 造成語言發展遲緩原因➋語言發展歷程➌基本判斷是否語言發展遲緩的守則❹家長可以這樣做

造成語言遲緩的原因

主要可分為聽力障礙、智能障礙、腦部功能不良、刺激不足、不明原因等等。

但在臨床遇到蠻多是外在環境因素,例如在家時,孩子只要一個眼神或動作,大人立刻滿足他所有需求,導致孩子缺乏練習用語言表達的機會。

尤其現在3C產品當道,若長時間大量讓孩子接觸使用,當然是個不利於語言發展的情況。

語言發展歷程

孩子出生後拿到的寶寶手冊,裡面會有每個階段的發展對照,不知媽媽/爸爸們有沒有仔細看過。或是每次寶寶打預防針也會有發展檢核表需要填。

基本上語言分做✡︎表達✡︎理解,兩個部分。

以下就每個年齡階段,相對應發展出的語言能力做介紹。

0-6個月

表達:

發出咿咿呀呀聲音。

發出哭聲。

發出笑聲。

理解:

聽到聲音會有反應。

會看著說話者的臉。

能轉向聲源。


6-12個月

表達:

牙牙學語,發出有變化的聲音。

使用簡單手勢或動作,例如:拍拍手(好棒)或

揮手(掰掰)、點頭(謝謝)。

用聲音回應別人。

模仿一些語音。

發出「爸爸、媽媽」的聲音。

理解:

對自己名字有反應。

聽懂生活中簡單字詞,例如:鞋鞋、嘴嘴、ㄋㄟˉㄋㄟ。

可指認常見物品。


12-18個月

表達:

主動發起語言溝通。

叫出家人稱謂,例如:爸爸、媽媽。

會說熟悉物品的名稱,例如:門、鞋、貓貓。

會說常用的動詞,例如:要、拿、喝、吃。

理解:

可指認五官、身體部位。

知道更多物品名稱。

遵從簡單指令,例如:拍拍手、給我。


18-24個月

表達:

會說掰掰。

組合單字,例如:喝水水。

詞彙量增加,可說出物品名稱。

會回答「好不好、有沒有、要不要」的問句。

理解:

可指認圖片。

物品功能。

理解較複雜的問句,例如:拿牙刷給媽媽、球在哪裡。

理解「什麼」的問句。


24-30個月

表達:

會說自己的名字。

用兩個詞組合句子,例如:爸爸洗澡、姊姊吃飯。

會用代名詞「我」。

會用「這、那」。

理解:

理解「誰」的問句。

理解方位「上、下、裡面、外面」。

理解更長的語句,例如:拿衛生紙把桌子擦擦、去房間拿你的枕頭給媽媽。


30-36個月

表達:

會問問句,「什麼、誰、哪裡」。

表達的句子更完整。

理解:

理解一個和全部。

可從兩張圖中挑出「不是」。

理解中間。

開始分辨相反詞。

理解所有格和數量的問句。

會聽故事。


36-48個月

表達:

會用完整的句子。

會用「因為、但是、如果」。

會用否定句。

會簡單地看圖說故事。

會問「什麼時候」。

理解:

理解時間副詞。

能指認物品細節。

數量的配對。

辨認顏色。


基本判斷是否語言發展遲緩的守則

當然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發展歷程與速度,但大方向,若出現以下狀況就儘早尋求早療介入。

1歲時,沒有很多或完全沒有聲音出現、對聲音沒反應、沒有牙牙學語期。

2歲時,聽不懂簡單指令、叫他沒反應、沒有意義詞彙出現、對外在事物沒反應、很少模仿動作或口語。

3歲時,沒有簡單句子出現、不會指認日常生活常用的物品或圖片、指令無法理解或理解錯誤。

此外,當語言發展遲緩與構音障礙同時出現時,會優先處理語言發展的部份。

家長可以這麼做

對孩子合理的期待、仔細傾聽孩子給的訊息、提供語句示範、讓孩子練習傾聽、講故事或播放故事給孩子聽、不吝讚美,和最重要的⋯創造讓孩子溝通的動機和機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